外泌體定量蛋白質組
外泌體簡介
外泌體(exosome),一種細胞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,1983年首次在綿羊網織紅細胞中被發現,內含復雜的 RNA、脂類和蛋白質,直徑在30~150nm,幾乎存在于所有類型的細胞分泌物及體液中,包括血液、唾液、尿液、乳汁和細胞培養上清等。
參考文獻:
Raposo G, Stoorvogel W, et al. Extracellular vesicles: Exosomes, microvesicles, and friends[J]. Journal of Cell Biology, 2018, 200(4): 373-383.
外泌體行使的功能
外泌體最初被認為是細胞排泄廢物的一種載體,隨著對其生物來源及結構組成等方面的研究發現,外泌體經宿主細胞分泌后,可通過攜帶的蛋白質、核酸、脂類等來調節受體細胞的生物學活性,從而介導細胞間的通訊,其主要行使的功能分為兩方面: ◆作為載體,運輸細胞排泄物,輸出不必要的蛋白質和 RNA 等物質; ◆作為“信使”,為細胞間傳遞信號,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。
外泌體蛋白質組學的應用
外泌體中的蛋白質居多,其涉及的功能范圍較廣,外泌體蛋白質組學目前可用于研究外泌體蛋白質在免疫調節、抗原呈遞、癌癥轉移、腫瘤浸潤、血管新生、神經發育中的生物學功能,亦可揭示其在標志物的篩選與鑒定、藥物靶點的發現以及功能機制中的作用。
參考文獻:
Colombo M, Raposo G, Théry, Clotilde. Biogenesis, secretion, and intercellular interactions of exo-somes and other extracellular vesicles[J]. Annu Rev Cell Dev Biol, 2014, 30(1): 255-289.